柳州“白求恩”,为众生而生
----中国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提名人选朱泓旭
朱泓旭,男,中共党员,现任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师、中国第12批援科摩罗医疗队队员、广西援彝医疗队员、柳州红丝带关爱宣教中心创始人之一。曾获得中国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提名奖;中国“向上向善好青年”提名奖;广西“五四青年榜样”;广西“优秀援非医疗队员”。
英俊时尚的妇产科医师,文采斐然的博主,支援非洲科摩罗医疗队员,援彝医疗队员,柳州红丝带关爱宣教中心创始人之一,守护患艾滋病的“义子”8年,柳州市“十大杰出青年”,柳州市“十大公民榜样”……这些关键词一罗列,柳州市妇幼医院朱泓旭医生,妥妥的是部年度大片主角。
一腔孤勇,无问东西
“德不近佛者,无以为医;才不近仙者,无以为医”——这是朱泓旭追求的境界,一袭高洁的白大褂,见惯生死,却从不掩热血丹心。
2018年,他通过申请成为中国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员。
到了科摩罗国莫埃利岛驻地,他遇到了自己所设想过的一切困难:语言不通、物资极度匮乏、观念不一致,医疗条件简陋、医药奇缺……
语言不通成为了他的第一个难关。手术时,他打通远方翻译的电话,半个小时的手术,靠在线传译成功了;他发现一个孕妇有先兆流产迹象,急需手术,翻译的电话打不通,情急之下,他把电话打回国寻求帮助,信号不好,无法在线传译,他只好用微信传文字,让人翻译了给病人和非洲同行看,通过辗转艰难地沟通,救下了这名孕妇和胎儿……“这真急人啊!”他下定决心加快学好法语,5天他就听懂了法语教师大部分的提问。
第二个难关是物质匮乏,匮乏到什么程度?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参加真人秀节目《极限挑战·荒岛求生》。刚到科摩罗不久,他们就面临着断粮的困境,他把驻地周围比人还高的杂草除尽,把满地乱爬的小蜥蜴、蜈蚣、多脚蠕虫等赶走,生生开出5亩荒地,种菜养鸡。驻地宿舍漏雨霉烂,鼠蛇乱窜,他精心设计、动手改造,改造后的宿舍,他戏称为“科摩罗顶级豪宅”。他还像三毛打造沙漠小家一样,到处捡“宝贝”,海边拉回来的废弃木船做的“船载花盆”,他说是“中国驻地的新地标”。砍了根很长的竹子用作升旗杆,疏松的岩泥上立不住,他就把它绑在木瓜树上,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升旗,升起他为国争光的豪情。当鲜红的中国国旗迎风飘扬,他热泪盈眶。
非洲人信“命”,抢救垂危病人,别人用“祈祷法”,唯独他在全力抢救,病人没钱买药,他自己掏,没医疗工具,他想方设法找替代,多次与死神拔河,把病人从生死关头拉回来。他不信天不信命,他说:“在非洲产妇面前,我就是救世主!”这是自信,也是决心。
朱泓旭曾问自己“如果提前知道了要面临的一切,是否还有勇气前来?”答案是肯定的。他说“是谁给我的勇气?并非梁静茹,而是我想用生命守护生命。”就这么怀着一腔孤勇,无问东西,他来了。
妙手仁心,追光而行
追光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坎坷,物资极其匮乏,医疗条件十分落后,他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各种挑战。医院负压吸引器坏了,他就口含吸痰管,吸出堵在新生儿口鼻腔的羊水及分泌物,实实在在的充当着“人力胎粪吸引管”;晚上停电了,他就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下,几乎是“盲做手术”,一次次让病人转危为安;医院没有B超,连最基本的术前检查都没有,没有血库,更没有止血器具,他就硬是靠着精湛的医术,一次手术剔除了22个瘤,让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惊叹不已。欣喜之余,他自封“莫岛二十二少”,没想到,不久就变成了“莫岛三十三少”,因为他刷新了自己的记录,一次挖出33个肌瘤。
读他的手术日记就像坐过山车,心会被紧紧揪住,抛到半空中,一个又一个险象环生的场景如在眼前:子宫破裂双向出血、羊水栓塞、肩难产……好在大多以“我赢了”落地,那种油然而生“活过来了”的欢喜甚至落泪,感同身受。他的文字里,类似“腿软”“心慌”“恐怖”“吓得半死”之类的词出现得很多,但手术现场视频里,完全看不出他有丝毫慌乱,真正是“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”。
同时,朱泓旭是个被医疗事业耽误了的文学家,援非援彝两年中,他写了40多万字的微博,他记录日常生活,热气腾腾;描绘科摩罗风情,流露着“敝帚自珍”的主人感;他记述大量的病例,强悍的专业性结合风趣的文风,充溢着悲悯的情感,引人入胜。
他还是被医疗事业耽误了的网红博主、脱口秀演员、歌词作家、设计师、养殖场主、美食家、排球运动员……但所有的这些,都不曾耽误他成为一个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的医生。
他仰慕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,他立志成为“白求恩”式的援外医生,追着偶像的光,他不吝付出一切。在非洲,他是天天值守不休的“金刚”,也是“三头六臂”的“哪吒”,独立包办所有查房、门诊、难产、抢救、择期和急诊手术,24小时随叫随到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援非期间,他行各种手术近700台次,门诊诊治病人约1800人次,成功组织危重病人抢救30人次,孕产妇零死亡。
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,朱泓旭以炽火的热烈苦修着,他的信仰是什么呢?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,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,亦是为众生而生的医者仁心。
心怀大爱,为众生生
病人若不找他,他就主动找病人。
他估摸着,在莫埃利岛“每15000人拥有一名医生,每700人有一张病床”,大多数人难以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。他便创先开展了“环莫岛义诊”和“下户义诊”。
2018年7月1日,朱泓旭以第六次下乡义诊的特殊方式向党献礼,放弃午餐,连续坐诊5小时,接诊200人次,免费发放药品。当地人称他们为“流动的中国医生”。他在微博里写下:“中国共产党党员,不论身在何处,都应该永葆先进性,作为‘白衣外交官’,身在非洲,更应代表党和国家践行这份爱与责任,用实际行动,让党徽在科摩罗发出更耀眼的光芒”。
他下户义诊,老婆婆坚持送他一只鸡,这鸡是她食物来源的顶梁柱,收了于心不忍,不收又伤她的心,他灵机一动,认购了小鸡回家养;病人的小女儿递给他一个芒果,他就感觉“心彻底融化了,无缝隙连续工作引起的饥饿和困乏也顿时烟消云散”……曾收到多少感念,他依然这样动容,心里定是有着一片极为柔软的湿地。
见到贵得离谱的荔枝他会买,因为可以解乡愁,看到螺蛳粉广告他会流泪,看到别人幸福的家庭,他也会掏出手机看亲人的照片,泪如雨下……可他不后悔,他每天都在使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大化。
援非即将结束,朱泓旭加紧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,寻找当地立志学医的“璞玉”,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莫岛缺医少药的现状。他不遗余力地帮他们申请中国留学、办理签证,甚至出资为他们买机票,付签证工本费。崇高唤醒崇高,大爱滋生大爱,他在非洲种下的种子,终将长成茂密的森林。
回到中国,他首先想着的就是好好陪小童过六一。小童是他2012年认的干儿子,父母都因患艾滋病相继去世,母亲去世前,打听到“柳州红丝带家园关爱宣教中心”公益组织是朱泓旭主导的,弥留之际苦苦托孤,他接下了。小童当时也感染了艾滋病,CD4(免疫力指标)只有9,一场感冒发烧都可能要他的命。像小童这样未经过母婴阻断及任何干预治疗的HIV感染儿童,一般活不过5岁。成为小童的“父亲”后,朱泓旭把每天当成小童的最后一天来过,陪他吃火锅吃肯德基,陪他吹生日蜡烛、六一换新衣、春节抢压岁钱、周末看电影逛游乐园,并跟紧他的学习。奇迹发生了,他陪着小童居然走过了8个春秋,小童的CD4上升到400多,已处于正常水平,他希望这个奇迹能够继续,能陪小童往后的每个六一……
陪小童过了愉快的六一后,听闻美姑县人口感染HIV众多,朱泓旭就奔赴大凉山美姑县了。他加入广西援彝医疗队,再次进入被贫瘠艰苦包围的境地,也再一次奉献出全部的身心,为此,他笑称自己是个“渣男”,见一个爱一个,对家乡柳州爱得死去活来,结果移情别恋爱上非洲,现在又拜在美姑的石榴裙下无法自拔。
爱,于朱泓旭而言,是生命的底色。他说 “我要展现中国医师的完美形象”,“医学虽然没有温度,但医生让这个世界变得很温暖。”“我生而为人,生而为众生。”……
他说的,他都做到了。
关联政策:
相关附件:
相关文档:
柳州“白求恩”,为众生而生
----中国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提名人选朱泓旭
朱泓旭,男,中共党员,现任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师、中国第12批援科摩罗医疗队队员、广西援彝医疗队员、柳州红丝带关爱宣教中心创始人之一。曾获得中国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提名奖;中国“向上向善好青年”提名奖;广西“五四青年榜样”;广西“优秀援非医疗队员”。
英俊时尚的妇产科医师,文采斐然的博主,支援非洲科摩罗医疗队员,援彝医疗队员,柳州红丝带关爱宣教中心创始人之一,守护患艾滋病的“义子”8年,柳州市“十大杰出青年”,柳州市“十大公民榜样”……这些关键词一罗列,柳州市妇幼医院朱泓旭医生,妥妥的是部年度大片主角。
一腔孤勇,无问东西
“德不近佛者,无以为医;才不近仙者,无以为医”——这是朱泓旭追求的境界,一袭高洁的白大褂,见惯生死,却从不掩热血丹心。
2018年,他通过申请成为中国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员。
到了科摩罗国莫埃利岛驻地,他遇到了自己所设想过的一切困难:语言不通、物资极度匮乏、观念不一致,医疗条件简陋、医药奇缺……
语言不通成为了他的第一个难关。手术时,他打通远方翻译的电话,半个小时的手术,靠在线传译成功了;他发现一个孕妇有先兆流产迹象,急需手术,翻译的电话打不通,情急之下,他把电话打回国寻求帮助,信号不好,无法在线传译,他只好用微信传文字,让人翻译了给病人和非洲同行看,通过辗转艰难地沟通,救下了这名孕妇和胎儿……“这真急人啊!”他下定决心加快学好法语,5天他就听懂了法语教师大部分的提问。
第二个难关是物质匮乏,匮乏到什么程度?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参加真人秀节目《极限挑战·荒岛求生》。刚到科摩罗不久,他们就面临着断粮的困境,他把驻地周围比人还高的杂草除尽,把满地乱爬的小蜥蜴、蜈蚣、多脚蠕虫等赶走,生生开出5亩荒地,种菜养鸡。驻地宿舍漏雨霉烂,鼠蛇乱窜,他精心设计、动手改造,改造后的宿舍,他戏称为“科摩罗顶级豪宅”。他还像三毛打造沙漠小家一样,到处捡“宝贝”,海边拉回来的废弃木船做的“船载花盆”,他说是“中国驻地的新地标”。砍了根很长的竹子用作升旗杆,疏松的岩泥上立不住,他就把它绑在木瓜树上,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升旗,升起他为国争光的豪情。当鲜红的中国国旗迎风飘扬,他热泪盈眶。
非洲人信“命”,抢救垂危病人,别人用“祈祷法”,唯独他在全力抢救,病人没钱买药,他自己掏,没医疗工具,他想方设法找替代,多次与死神拔河,把病人从生死关头拉回来。他不信天不信命,他说:“在非洲产妇面前,我就是救世主!”这是自信,也是决心。
朱泓旭曾问自己“如果提前知道了要面临的一切,是否还有勇气前来?”答案是肯定的。他说“是谁给我的勇气?并非梁静茹,而是我想用生命守护生命。”就这么怀着一腔孤勇,无问东西,他来了。
妙手仁心,追光而行
追光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坎坷,物资极其匮乏,医疗条件十分落后,他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各种挑战。医院负压吸引器坏了,他就口含吸痰管,吸出堵在新生儿口鼻腔的羊水及分泌物,实实在在的充当着“人力胎粪吸引管”;晚上停电了,他就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下,几乎是“盲做手术”,一次次让病人转危为安;医院没有B超,连最基本的术前检查都没有,没有血库,更没有止血器具,他就硬是靠着精湛的医术,一次手术剔除了22个瘤,让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惊叹不已。欣喜之余,他自封“莫岛二十二少”,没想到,不久就变成了“莫岛三十三少”,因为他刷新了自己的记录,一次挖出33个肌瘤。
读他的手术日记就像坐过山车,心会被紧紧揪住,抛到半空中,一个又一个险象环生的场景如在眼前:子宫破裂双向出血、羊水栓塞、肩难产……好在大多以“我赢了”落地,那种油然而生“活过来了”的欢喜甚至落泪,感同身受。他的文字里,类似“腿软”“心慌”“恐怖”“吓得半死”之类的词出现得很多,但手术现场视频里,完全看不出他有丝毫慌乱,真正是“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”。
同时,朱泓旭是个被医疗事业耽误了的文学家,援非援彝两年中,他写了40多万字的微博,他记录日常生活,热气腾腾;描绘科摩罗风情,流露着“敝帚自珍”的主人感;他记述大量的病例,强悍的专业性结合风趣的文风,充溢着悲悯的情感,引人入胜。
他还是被医疗事业耽误了的网红博主、脱口秀演员、歌词作家、设计师、养殖场主、美食家、排球运动员……但所有的这些,都不曾耽误他成为一个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的医生。
他仰慕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,他立志成为“白求恩”式的援外医生,追着偶像的光,他不吝付出一切。在非洲,他是天天值守不休的“金刚”,也是“三头六臂”的“哪吒”,独立包办所有查房、门诊、难产、抢救、择期和急诊手术,24小时随叫随到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援非期间,他行各种手术近700台次,门诊诊治病人约1800人次,成功组织危重病人抢救30人次,孕产妇零死亡。
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,朱泓旭以炽火的热烈苦修着,他的信仰是什么呢?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,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,亦是为众生而生的医者仁心。
心怀大爱,为众生生
病人若不找他,他就主动找病人。
他估摸着,在莫埃利岛“每15000人拥有一名医生,每700人有一张病床”,大多数人难以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。他便创先开展了“环莫岛义诊”和“下户义诊”。
2018年7月1日,朱泓旭以第六次下乡义诊的特殊方式向党献礼,放弃午餐,连续坐诊5小时,接诊200人次,免费发放药品。当地人称他们为“流动的中国医生”。他在微博里写下:“中国共产党党员,不论身在何处,都应该永葆先进性,作为‘白衣外交官’,身在非洲,更应代表党和国家践行这份爱与责任,用实际行动,让党徽在科摩罗发出更耀眼的光芒”。
他下户义诊,老婆婆坚持送他一只鸡,这鸡是她食物来源的顶梁柱,收了于心不忍,不收又伤她的心,他灵机一动,认购了小鸡回家养;病人的小女儿递给他一个芒果,他就感觉“心彻底融化了,无缝隙连续工作引起的饥饿和困乏也顿时烟消云散”……曾收到多少感念,他依然这样动容,心里定是有着一片极为柔软的湿地。
见到贵得离谱的荔枝他会买,因为可以解乡愁,看到螺蛳粉广告他会流泪,看到别人幸福的家庭,他也会掏出手机看亲人的照片,泪如雨下……可他不后悔,他每天都在使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大化。
援非即将结束,朱泓旭加紧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,寻找当地立志学医的“璞玉”,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莫岛缺医少药的现状。他不遗余力地帮他们申请中国留学、办理签证,甚至出资为他们买机票,付签证工本费。崇高唤醒崇高,大爱滋生大爱,他在非洲种下的种子,终将长成茂密的森林。
回到中国,他首先想着的就是好好陪小童过六一。小童是他2012年认的干儿子,父母都因患艾滋病相继去世,母亲去世前,打听到“柳州红丝带家园关爱宣教中心”公益组织是朱泓旭主导的,弥留之际苦苦托孤,他接下了。小童当时也感染了艾滋病,CD4(免疫力指标)只有9,一场感冒发烧都可能要他的命。像小童这样未经过母婴阻断及任何干预治疗的HIV感染儿童,一般活不过5岁。成为小童的“父亲”后,朱泓旭把每天当成小童的最后一天来过,陪他吃火锅吃肯德基,陪他吹生日蜡烛、六一换新衣、春节抢压岁钱、周末看电影逛游乐园,并跟紧他的学习。奇迹发生了,他陪着小童居然走过了8个春秋,小童的CD4上升到400多,已处于正常水平,他希望这个奇迹能够继续,能陪小童往后的每个六一……
陪小童过了愉快的六一后,听闻美姑县人口感染HIV众多,朱泓旭就奔赴大凉山美姑县了。他加入广西援彝医疗队,再次进入被贫瘠艰苦包围的境地,也再一次奉献出全部的身心,为此,他笑称自己是个“渣男”,见一个爱一个,对家乡柳州爱得死去活来,结果移情别恋爱上非洲,现在又拜在美姑的石榴裙下无法自拔。
爱,于朱泓旭而言,是生命的底色。他说 “我要展现中国医师的完美形象”,“医学虽然没有温度,但医生让这个世界变得很温暖。”“我生而为人,生而为众生。”……
他说的,他都做到了。
关联政策:
相关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