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见生命,并被生命看见
—— 2008年中国好人榜袁茵
执笔:乔敏娟
袁茵,女,中共党员,现任中共鱼峰区委宣传部任党群工作者。2007年荣获共青团中央、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的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;2007年度荣获全国妇联联合中宣部、人社部等25家部委授予的全国“巾帼建功”标兵;2008年入选中央文明办授予的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她,三次上过央视访谈节目,引多少人流下热泪。
她,坚守一条公益热线18年,在黑夜里温暖过上万颗迷茫冰冷的心灵。
她,笔耕不缀,出版中长篇小说14部,在柳州晚报发表专栏作品近800篇。
她,是袁茵。
全世界最小的战士
袁茵比起其他孩子晚读书了一年。因为一岁时,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她双下肢重度残疾,父母舍不得让她太早一个人面对陌生的世界。
袁茵家离学校远,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,父亲用自行车载着她,骑行40分钟上学。因为担心年幼的女儿,父亲总要看到女儿走进校门才能安心。袁茵知道父亲对自己的关心,表面上说着不怕,还催着父亲去上班,可是父亲离开后,无助感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,她其实很害怕独处,为了抵抗无助,她拿出语文书,大声朗读,让清越的声音陪着自己,让自己进入书中美好的世界,一直到初升的阳光洒向大地,同学们欢快地进入校园。
这个全世界最小的战士啊,勇敢是她的盔甲,书本是她的武器,她一直在顽强抗争,一步步变得更坚强、更阳光,父亲既心疼又欣慰,知道女儿喜欢读书,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书都买给她。在漫长的时光里,袁茵在书本中自在地徜徉,在文字的王国里,她是自由而富足的行者。
折翼的天使也能自在飞翔
一次春游,不愿麻烦别人的袁茵请了假。同学们回来后谈论春游经历,袁茵听得津津有味,她写出的春游作文获得老师表扬,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。这一刻,袁茵只想在文字里沉溺,文字就是她的双腿,她可以自由奔跑、畅快呼吸。从此,她迷恋上了写作。
高二暑假,一部关于中国老兵的纪录片,点燃了她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,这份情绪久久不能平息,观后感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表达欲望,于是她开始酝酿、尝试撰写军营小说,脑海中故事框架和人设逐渐清晰、丰满,这让她十分兴奋,夜不能寐。
毕竟战火纷飞的年代对于1978年的袁茵距离遥远,她知之有限,写起来很吃力。于是袁茵向柳州市图书馆求助,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,给她找来十几本厚厚的军阀传记和史料。袁茵反复阅读,仔细记录,哪怕手指磨出了血泡,她也不在乎,足足准备了大半年,才开始提笔写稿,从初稿到定稿,足足200多万字。
之后,袁茵还想到请柳州市文联的老师们指导。市文联的孙代文、韦俊海等老师看完她的小说后,亲自上门跟她促膝长谈,对她的小说提出修改建议,使得故事和人物更加饱满、鲜活。很快,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首部小说《烽火有情天》。
社会各界对这个追梦女孩所给予的帮助,不仅让她领略到文学世界的美好,而且使她感受到温暖和鼓励,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念和决心。
“如果你知道去哪里,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”。这句话就是袁茵的真实写照。自此,袁茵一发不可收,她心中的文学之船,蓄势待发,扬帆起航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
她是个很需要别人帮助的人,而她最想做的,却是能帮助别人的人。
袁茵曾说“在比常人视线低50厘米的轮椅上,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。”。第一次摇着轮椅出门,路人阿姨向她点头微笑,从此她不害怕独自出门;第一次去采风,一个男子蹲下来背起她,陌生而亲切的感觉是那么温暖;第一次她看到一双双伸向自己的手和他人友善的目光……
“原来我一直被爱萦绕”,袁茵内心满满的感恩之情就像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,虽然她不能给予他人物质帮助,但是她可以运用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人调整情绪。2003年,“袁茵热线”开通了,这是柳州市第一部面向全国的公益热线。
没有在深夜彷徨过、挣扎过的人,很难理解袁茵每天晚上守着电话的意义。热线接听时间是20点到22点,如果遇到情绪起伏较大、心结难解的人,两个小时根本不够,袁茵从来都是耐心聆听对方的倾诉,如同大姐姐一般聊聊家常,疏解对方心中的苦闷。有一次,她与一个女孩聊到凌晨,女孩向她倾诉与男友交往的点点滴滴,并且准备第二年春节结婚,可是没想到男友肺癌晚期离开了她。从女孩的讲述中袁茵发觉有异常情况,通过对话了解到女孩的大致住址,她马上唤醒父亲带着自己去找女孩,从河北片找到河南片,最后在一个出租屋里找到了女孩。女孩打开门,看到了一位老父亲抱着满眼焦急的袁茵,大为震惊。其实女孩已经买好了安眠药,打算把他们的爱情故事留在人间,之后便奔赴黄泉追随男友,那一夜,她们一直聊到早晨7点,在袁茵的开导下,女孩放弃了轻生念头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防控形势严峻,有人被困在外地不能回家,有人被困在家里不能工作。生活的重担,心中的焦虑,一瞬间扑面而来,压垮了一个个“打工人”。
在深圳务工的柳州仔小张,所住的小区受疫情影响实行封闭管理,工厂停工复工遥遥无期,小张断了经济来源又回不了柳州,极度迷茫和焦虑的他拨通了“袁茵热线”。袁茵宽慰小张的同时,将话题引向他的日常,袁茵敏锐地发觉小张对送物资的志愿者很有感触,于是她在言语中慢慢引导他改变想法,使他意识到面对突发的疫情还有许多人在以自己的方式,齐心协力,共抗疫情,现在的困境是暂时的,大家一定能渡过难关。最后小张从阴霾里走出来,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。
安徽的李祥,受疫情影响不能返回福建上班而苦恼,袁茵开导他,由于外出工作导致家人聚少离多,情感也变得淡薄,为何不趁着返工时间推迟的机会,多陪陪家人缓和与女儿的关系。在袁茵的鼓励下,李祥为妻子、女儿做饭,陪女儿做她喜欢的事情,这段时间里李祥第一次感受到女儿对自己的依赖,他体会到作为一名父亲的幸福,所以他非常感谢袁茵。
数年来,不少话友从各地赶到柳州来看袁茵,当面表达感激之情。也有人,给她捐献了电动轮椅、电脑等……
北京协和医院有位实习医生,爱好摄影,喜欢旅游,在电视上看到袁茵的故事之后,他每到一个地方,拍到好照片,他就洗出来,在背面写上这是什么地方,有什么风俗、传说,然后寄给袁茵,他说:“你身体不方便,很多地方不能去,给你寄这些照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。”世间不乏多情人,来自话友的感谢和鼓励,甚至是来自像实习医生这样的陌生人温暖的话语,无限拓宽了她在自己精神领域的驰骋空间。
有人热衷收集古玩,有人热衷收集邮票,而袁茵,独爱收集人间温暖。从2003年开通热线至今有18年了,袁茵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个电话。作为他人负面情绪的回收站,她从不觉得这是负担和累赘,因为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,就是她的初心和理想。
2005年,柳州晚报为她开设了“袁茵手记”专栏,她发表了近800篇手记,每一篇都让人如沐春风,暖意洋洋由心而生。
2013年至今,袁茵先后为广西区各市县几万民众宣讲上百场。2016年,她被推选为鱼峰区党代表、鱼峰区第九届政协委员;2018年她被推选为鱼峰区残联主席团副主席。她行动不便,但她一直积极参加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等各种活动,为居民群众解疑答惑,畅达民意,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开展扶残助困公益活动。她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,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鱼峰区政协上报了社情民意13条,参与提案5条。
她大胆索求,倾情付出,通透而柔软,睿智而悲悯,温润而坚定。也许一开始她没有抓到一手好牌,但命运只能决定她的起点,绝不能决定她生命的轨迹。命运以痛吻她,她报之以最开阔的悦纳,她的生命轨迹里,处处是“人间值得”。
关联政策:
相关附件:
相关文档:
看见生命,并被生命看见
—— 2008年中国好人榜袁茵
执笔:乔敏娟
袁茵,女,中共党员,现任中共鱼峰区委宣传部任党群工作者。2007年荣获共青团中央、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的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;2007年度荣获全国妇联联合中宣部、人社部等25家部委授予的全国“巾帼建功”标兵;2008年入选中央文明办授予的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她,三次上过央视访谈节目,引多少人流下热泪。
她,坚守一条公益热线18年,在黑夜里温暖过上万颗迷茫冰冷的心灵。
她,笔耕不缀,出版中长篇小说14部,在柳州晚报发表专栏作品近800篇。
她,是袁茵。
全世界最小的战士
袁茵比起其他孩子晚读书了一年。因为一岁时,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她双下肢重度残疾,父母舍不得让她太早一个人面对陌生的世界。
袁茵家离学校远,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,父亲用自行车载着她,骑行40分钟上学。因为担心年幼的女儿,父亲总要看到女儿走进校门才能安心。袁茵知道父亲对自己的关心,表面上说着不怕,还催着父亲去上班,可是父亲离开后,无助感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,她其实很害怕独处,为了抵抗无助,她拿出语文书,大声朗读,让清越的声音陪着自己,让自己进入书中美好的世界,一直到初升的阳光洒向大地,同学们欢快地进入校园。
这个全世界最小的战士啊,勇敢是她的盔甲,书本是她的武器,她一直在顽强抗争,一步步变得更坚强、更阳光,父亲既心疼又欣慰,知道女儿喜欢读书,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书都买给她。在漫长的时光里,袁茵在书本中自在地徜徉,在文字的王国里,她是自由而富足的行者。
折翼的天使也能自在飞翔
一次春游,不愿麻烦别人的袁茵请了假。同学们回来后谈论春游经历,袁茵听得津津有味,她写出的春游作文获得老师表扬,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。这一刻,袁茵只想在文字里沉溺,文字就是她的双腿,她可以自由奔跑、畅快呼吸。从此,她迷恋上了写作。
高二暑假,一部关于中国老兵的纪录片,点燃了她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,这份情绪久久不能平息,观后感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表达欲望,于是她开始酝酿、尝试撰写军营小说,脑海中故事框架和人设逐渐清晰、丰满,这让她十分兴奋,夜不能寐。
毕竟战火纷飞的年代对于1978年的袁茵距离遥远,她知之有限,写起来很吃力。于是袁茵向柳州市图书馆求助,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,给她找来十几本厚厚的军阀传记和史料。袁茵反复阅读,仔细记录,哪怕手指磨出了血泡,她也不在乎,足足准备了大半年,才开始提笔写稿,从初稿到定稿,足足200多万字。
之后,袁茵还想到请柳州市文联的老师们指导。市文联的孙代文、韦俊海等老师看完她的小说后,亲自上门跟她促膝长谈,对她的小说提出修改建议,使得故事和人物更加饱满、鲜活。很快,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首部小说《烽火有情天》。
社会各界对这个追梦女孩所给予的帮助,不仅让她领略到文学世界的美好,而且使她感受到温暖和鼓励,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念和决心。
“如果你知道去哪里,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”。这句话就是袁茵的真实写照。自此,袁茵一发不可收,她心中的文学之船,蓄势待发,扬帆起航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
她是个很需要别人帮助的人,而她最想做的,却是能帮助别人的人。
袁茵曾说“在比常人视线低50厘米的轮椅上,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。”。第一次摇着轮椅出门,路人阿姨向她点头微笑,从此她不害怕独自出门;第一次去采风,一个男子蹲下来背起她,陌生而亲切的感觉是那么温暖;第一次她看到一双双伸向自己的手和他人友善的目光……
“原来我一直被爱萦绕”,袁茵内心满满的感恩之情就像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,虽然她不能给予他人物质帮助,但是她可以运用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人调整情绪。2003年,“袁茵热线”开通了,这是柳州市第一部面向全国的公益热线。
没有在深夜彷徨过、挣扎过的人,很难理解袁茵每天晚上守着电话的意义。热线接听时间是20点到22点,如果遇到情绪起伏较大、心结难解的人,两个小时根本不够,袁茵从来都是耐心聆听对方的倾诉,如同大姐姐一般聊聊家常,疏解对方心中的苦闷。有一次,她与一个女孩聊到凌晨,女孩向她倾诉与男友交往的点点滴滴,并且准备第二年春节结婚,可是没想到男友肺癌晚期离开了她。从女孩的讲述中袁茵发觉有异常情况,通过对话了解到女孩的大致住址,她马上唤醒父亲带着自己去找女孩,从河北片找到河南片,最后在一个出租屋里找到了女孩。女孩打开门,看到了一位老父亲抱着满眼焦急的袁茵,大为震惊。其实女孩已经买好了安眠药,打算把他们的爱情故事留在人间,之后便奔赴黄泉追随男友,那一夜,她们一直聊到早晨7点,在袁茵的开导下,女孩放弃了轻生念头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防控形势严峻,有人被困在外地不能回家,有人被困在家里不能工作。生活的重担,心中的焦虑,一瞬间扑面而来,压垮了一个个“打工人”。
在深圳务工的柳州仔小张,所住的小区受疫情影响实行封闭管理,工厂停工复工遥遥无期,小张断了经济来源又回不了柳州,极度迷茫和焦虑的他拨通了“袁茵热线”。袁茵宽慰小张的同时,将话题引向他的日常,袁茵敏锐地发觉小张对送物资的志愿者很有感触,于是她在言语中慢慢引导他改变想法,使他意识到面对突发的疫情还有许多人在以自己的方式,齐心协力,共抗疫情,现在的困境是暂时的,大家一定能渡过难关。最后小张从阴霾里走出来,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。
安徽的李祥,受疫情影响不能返回福建上班而苦恼,袁茵开导他,由于外出工作导致家人聚少离多,情感也变得淡薄,为何不趁着返工时间推迟的机会,多陪陪家人缓和与女儿的关系。在袁茵的鼓励下,李祥为妻子、女儿做饭,陪女儿做她喜欢的事情,这段时间里李祥第一次感受到女儿对自己的依赖,他体会到作为一名父亲的幸福,所以他非常感谢袁茵。
数年来,不少话友从各地赶到柳州来看袁茵,当面表达感激之情。也有人,给她捐献了电动轮椅、电脑等……
北京协和医院有位实习医生,爱好摄影,喜欢旅游,在电视上看到袁茵的故事之后,他每到一个地方,拍到好照片,他就洗出来,在背面写上这是什么地方,有什么风俗、传说,然后寄给袁茵,他说:“你身体不方便,很多地方不能去,给你寄这些照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。”世间不乏多情人,来自话友的感谢和鼓励,甚至是来自像实习医生这样的陌生人温暖的话语,无限拓宽了她在自己精神领域的驰骋空间。
有人热衷收集古玩,有人热衷收集邮票,而袁茵,独爱收集人间温暖。从2003年开通热线至今有18年了,袁茵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个电话。作为他人负面情绪的回收站,她从不觉得这是负担和累赘,因为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,就是她的初心和理想。
2005年,柳州晚报为她开设了“袁茵手记”专栏,她发表了近800篇手记,每一篇都让人如沐春风,暖意洋洋由心而生。
2013年至今,袁茵先后为广西区各市县几万民众宣讲上百场。2016年,她被推选为鱼峰区党代表、鱼峰区第九届政协委员;2018年她被推选为鱼峰区残联主席团副主席。她行动不便,但她一直积极参加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等各种活动,为居民群众解疑答惑,畅达民意,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开展扶残助困公益活动。她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,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鱼峰区政协上报了社情民意13条,参与提案5条。
她大胆索求,倾情付出,通透而柔软,睿智而悲悯,温润而坚定。也许一开始她没有抓到一手好牌,但命运只能决定她的起点,绝不能决定她生命的轨迹。命运以痛吻她,她报之以最开阔的悦纳,她的生命轨迹里,处处是“人间值得”。
关联政策:
相关附件:
相关文档: